[雜談] Canon EOS 30D 使用心得

on  - 5,616 views

繼之前的 30D 初印象後, 接觸 30D 也有數個星期了, 本文就來分享我的使用心得。有些內容在初印象時我就有提到, 但為了文章的完整性, 在此我還是會重覆提一次。

首先, 30D 的機殼大量使用鋁鎂合金, 因此握持起來相當牢靠, 沒有 CANON 入門級 DSLR 的那種鬆散的感覺, 給人一種相當可靠的信任感。機身手握處的矇皮握起來類似 5D, 有一點點黏黏的感覺 (相信我, 不是因為手汗), 握起來相當的舒適。機身整體大小適中, 雙手握持拍攝時, 並不會因為機身長度過短而有卡手的問題。700 克的機身重量, 不管是配上 EF 17-40mm f/4L 或 EF 70-200mm f/4L, 整體的配重感覺都很好, 不會有頭重腳輕或頭輕腳重的感覺, 對於手持拍攝時的穩定性有一定的助益。

金屬製的鏡頭卡口加上鋁鎂合金的機身, 就算接上長鏡頭時也不必擔心接口有崩壞的可能; 實際接上我擁有的幾支鏡頭, 發現鏡頭和卡口的密合度相當的緊密, 不似入門級 DSLR 那樣會有輕微鬆動的情況, 這更加說明了準專業 DSLR 和入門級 DSLR 的不同。

30D 的光學觀景窗視野含蓋率為 95%、放大率為 0.9X; 較入門級機身大的放大率及較明亮的觀景窗, 使得取景時更容易分辨畫面的中雜物。對焦屏的磨沙效果良好, 和入門級機身相較, 手動對焦時能更容易確認是否合焦。

快門按起來並不費力, 且快門較軟, 能減少手持拍攝時因按快門所造成的機身振動。且快門壓下後, 反光鏡彈起所引起的機身振動明顯比入門級 DSLR 少了許多, 就連 20D 的機身振動感覺起來也比 30D 明顯。按下快門後的聲音較沒有 20D 那般大聲暴力, 也沒有像 300D 那樣的塑膠味, 30D 聽起來帶點金屬味且較輕柔, 連拍時 唰! 唰! 唰! 的聲音聽起來相當有快感。

機背 2.5″ 的大型 LCD 比起之前 20D 的 1.8″ 大了不少, 尤其兩台一起比較時更能明顯感覺出來。較大的 LCD 除了使操作選單時更方便外, 在檢視照片時更容易看清拍攝的成果。LCD 色彩略偏黃綠, 對於確認照片色彩較為不利。另, LCD 的可視角度範圍相當的大, 要與旁邊的人分享照片相當的容易; 在陽光下 LCD 表現不佳, 幾乎無法辨識上面的文字和影像, 對於晴天室外拍照相當不便。

多數拍攝時的參數設定都可以利用機身上的各按鍵配上兩個指令轉盤完成, 不需進入選單中選取, 對於只拍攝 JPG 檔的人建議可進入 C.Fn 中將機背轉盤 SET 鍵的功能設為變更 PictureStyle (相片風格)。機背 LCD 左上方新增的相片直接列印按鍵對於多數人來說幾乎是用不到, 相信很多人買來到現在一次也沒按過, 希望 CANON 能於將來的韌體中開放自訂該按鍵的功能。另外, 刪除照片的按鍵設計成埋入機身中, 和一般按鍵凸起來的設計不同, 原本是怕防止誤觸, 但這樣的設計在真的想刪照片時反而造成不便。

30D 和 20D 的對焦模組相同, 同樣都是九個對焦點採菱形排列與入門級 DSLR 的七點十字排列並不相同。剛開始從入門級機身轉換過來時, 會對於九點的排列較不能適應; 但當使用一段時間後, 便會發覺這樣的排列相當好用。在以前使用入門級機身直拍人像時, 我總會將對焦點設為右邊第二個, 在一般拍攝人像時還算方便, 但在使用大光圈鏡頭時, 容易因為對焦後重新構圖移動的距離過大, 而使原本欲對焦的焦點跑出景深範圍外。現在在 30D 上我只要把對焦點設為右上或右下, 便可以輕鬆的完成拍攝, 也成功的使對焦後重新構圖所要移動的距離縮短。

對焦點的選擇方面, 由於有多功能控制鍵 (九向), 所以切換相當的直覺快速, 比起入門級機身以轉盤來選擇要方便不少; 唯內定對焦點切換時, 必須先按對焦點選擇鍵, 再以多功能控制鍵切換, 操作起來較為不便, 建議進入 C.Fn 中設定為直接以多功能控制鍵切換對焦點。如此就能直接選擇所需的對焦點, 而不必先按對焦點選擇鍵; 而在想要利用九點自動對焦時, 也只要按一下對焦點選擇鍵, 用起來相當方便。

準專業機和入門級 DSLR 除了對焦點數目不同外, 另一項容易被忽略的優勢就是對焦的精度。以往使用入門級機身拍攝時, 拍攝十張可能真正精確準焦的只有一半, 但在 30D 上則大大提高了拍攝的成功率, 雖然無法達到和旗艦級機身張張精準的地步, 但至少也有八成的成功率。對焦速度方面, 則較入門級機身略快。

另外, 在 AI-Servo 方面也較入門級機身更為可用。30D 的 AI-Servo 在預測行進方向固定的物體有很高的成功率, 但對方向較不固定的物體, 如: 飛鳥則還是離旗艦機身有一段距離。建議使用 AI-Servo 時, 固定以一個對焦點做追焦的動作 (通常是中央點); 如非得要讓相機自動以九個對焦點自動追焦, 也建議先將欲追焦的物體以中央對焦點對個一秒後再進行追焦的動作, 如此可以提高追焦的成功率。

ISO 方面可以 1/3 級做增減, 能夠更有彈性的依情況設定 ISO 值。不過, 雖然可設定的 ISO 值變多了, 但卻少了 Auto ISO 的功能, 這點是較為美中不足的地方。30D 的高感度雜訊表現不差, 且可自由設定雜訊抑制是否開啟。建議將 C.Fn 中的雜訊抑制設為「自動」而非「開啟」, 這樣相機便會自動在長快門時啟動雜訊抑制的動作。

30D 可自定每秒連拍三張或是五張, 對於連拍方面能依需求做有效的控制。拜 DIGIC II 之賜, 30D 拍攝時檔案的寫入時間相當迅速, 幾乎不會影響到拍攝的節奏。在檢視照片時, 不論放大縮小或是捲動, 都不會感到延遲。

另, 自 5D 起 CANON 把原本的拍攝參數設定改成了所謂的 PictureStyle (相片風格), 提供了如:「標準」、「肖像」、「風景」等等, 供使用者選用, 這樣做的好處是能夠讓使用者更容易的依拍攝的主題選擇處理參數。機身中另外預留了三個空間供使用者輸入其它的 PictureStyle, 目前 CANON 官方除了原本內建於機身的幾項外, 另外還推出了四種 PictureStyle 可供套用, 有需要的人可以在此下載 (也可用於 DPP 中, 見下文)。

30D 內附的幾套軟體對於入門及進階使用者都照顧到了, 我目前都是利用「Digital Photo Professional」(簡稱 DPP) 來處理我所拍攝的 RAW 檔。轉檔效果尚稱滿意, 但對於軟體中的 PictureStyle 功能卻覺得相當麻煩 (不要問我為什麼 XD), 所以我應該會再另外購買其它的 RAW 處理軟體, 目前暫時鎖定「SILKYPIX Developer Studio」這套軟體, 不過軟體售價並不便宜, 所以等我存夠錢再說。至於其它內附的軟體, 我都沒用過, 所以也沒什麼心得好講, 哈哈。

總結來說, 以 30D 的售價來看, 算得上是一台物超所值的相機。或許有許多人認為比起 20D 它進化的符度不大, 但這仍改變不了它是目前 CANON APS-C DSLR 頂級機身的地位。而對於仍在觀望要購買入門級機身 (350D) 或準專業機身 (20D/30D) 的人來說, 或許就表面上的規格來看 350D 的規格並不會輸 30D 太多, 但相信我, 很多東西不是從規格上就能看出來的; 因此若預算充裕, 個人會頃向於建議購買準專業機身。

另外, 本心得中其實還有許多東西沒寫到, 在將來有機會時會再做補充說明。

One Comment Add yours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