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 好久沒有文章了,接下來的這段時間我打算寫幾篇關於「Fujifilm FinePix X100」(以下簡稱「X100」)的心得,來和大家分享這部冷門的機子。
其實當初「富士,Fujifilm」在發表「X100」時,曾在攝影圈引起了不小的話題。它如同連動測距式相機的復古外型,還有它包含 APS-C 感光元件及「Fujifilm」長久以來對於相片色彩的處理能力都是吸引攝影同好的地方,而其獨特的光學及電子混合式觀景窗更是其強打功能。只是後來發售後售價太高,加上現在大家都喜歡買可換鏡頭的 EVIL 相機,因此這台相機便被不少人酸為:「潮機」。
其實看到「X100」的包裝,你就應該知道這台相機絕對不是賣給普羅大眾的,而是如同 Ricoh GRD 及 GXR 一樣,是廠商自我感覺良好下的產物是針對特定攝影族群所開發的產品。也因此,和 GRD / GXR 一樣,只要你是「X100」訴求的攝影族群,那你對這台相機會愛不釋手;相反的,你會認為它不過是空有漂亮外型的「潮機」罷了。
這篇文章我不想討論一些規格上的東西,只是就入手後整體外觀及操作上的印象和大家分享。另外由於我剛好「X100」和「Ricoh GXR」這兩台「潮機」都有,因此文中亦難免會把「X100」拿來和「GXR」做比較,看不慣的人我也不能怎麼辦(我知道多數人都是拿「X100」和「Leica X1」比,不過我買不起「Leica」啊!)。
「X100」的外型本身就是相當吸睛的設計,仿連動測距式相機的復古外型,拿著它上街拍照,路上的正妹肯定都會盯著你…… 手上的相機議論紛紛。就算不拿來拍照,拿來當外拍時的小道具都相當適合;甚至放在書房的一角,它也都是個漂亮的擺飾。
「X100」整體的組裝和「GXR」一樣都相當札實,銀色的機身配上黑色的機身蒙皮相當有質感。不過握在手上的手感略輸「GXR」,這主要是由於「X100」的機身蒙皮紋路顆粒感較重、較硬,且機身握把不夠突出所造成。由於「X100」的機身握把較淺,因此單用右手持機時會有種機身可能隨時會掉落的感覺,而「GXR」則無此問題。
裝上電池和記憶卡後的重量和「GXR」+「GR Lens A12 28mm 1:2.5」差不多,不算太重,但也不會讓人覺得機子輕飄飄的,是能令人穩定持機拍攝的重量。
「X100」採用 23mm f2.0 大光圈鏡頭,在 APS-C 上的視角約等於 35mm,這對用慣「Canon EOS 5D Mark II」及「Canon EF 35mm 1:1.4 L USM」的我來說是很熟悉的焦段,沒有超廣角難以駕馭的問題,又不似 50mm 標準鏡忠於呈現眼前景物般平淡,35mm 這焦段仍能給人一絲絲驚奇的感受。
機身正面的紅色撥桿是用來切換觀景窗顯示方式用。前面說過「X100」採用光學和電子混合式觀景窗,「富士」稱之為「Hybrid Viewfinder」。使用者可以在 OVF(光學式)及 EVF(電子式)間自由進行切換。EVF 除了在弱光環境下方便使用外,最主要是提供 100% 所見即所得的視野率,方便使用者精確構圖(當然,「X100」也能透過 LCD 取景拍攝)。而光學觀景窗由於顯示的影像不像 SLR 一樣是透過鏡頭而來,因此顯示的影像和實拍照片會有誤差,被攝物離相機愈近誤差愈大。而這個光學觀景窗最特別的地方是它能投射電子資訊在上面,舉凡構圖輔助線、電子水平儀、對焦點選擇、色階分佈圖等各種攝影時會用到的資訊都可顯示(可自訂各項目的顯示與否),用起來就好像在操控戰機一樣充滿爽快感。
機身左側則有手動及自動對焦切換的開關,切換相當方便。
「X100」的光圈、快門及曝光補償是透過實體轉盤進行,使用起來很有使用老機的感覺,但也別以為「X100」沒有提供任何自動曝光模式。只要將光圈及快門轉盤都轉到「A」,相機就會進入程式自動曝光模式,也就是 P 模式,此時使用者可從相機建議的多組光圈快門組合中選擇要用的光圈及快門。單獨將快門轉盤轉到「A」,就是進入光圈先決模式(A/Av 模式);相反的若僅將光圈轉盤轉到「A」就是快門先決模式(S/Tv 模式)。
採用實體轉盤來控制光圈、快門及曝光補償的好處是:就算相機電源沒開,使用者還是能進行和曝光有關的設定;至於缺點:那就是在微光的夜間會難以辦識轉盤上的數字,不過這點可以透過觀景窗或 LCD 上的資訊顯示來克服。
對於需要長時間曝光的人,除了可以使用 T 快門自訂曝光時間外,還可利用 B 快門配合快門線進行拍攝。「X100」的快門線採用的是傳統的機械式快門線,比起現在多數數位相機所使用的電子式快門線價格便宜不少,搞不好家中長輩防潮箱中就有一條。
而機頂的「Fn」鍵則是全機唯一可以讓使用者自訂的按鍵,我知道的「X100」使用者大都將其設為 ISO 切換鍵,但由於我有開啟相機的 Auto ISO 功能且在這類隨身相機又只拍 JPG 檔,因此我是將其設為「富士」獨特的「軟片模擬」切換。
能自定的按鍵較少是「X100」令我較不能適應的地方之一。
在使用「GXR」時,由於能自訂各按鍵的功能甚至快速選單的排列,因此能將相機設定為自己順手的狀態,因此會有一種「這是我專屬的相機」的感覺(缺點是別人用你相機時會發現,按鍵所標示的功能和實際功能不符;以及就算是同型機,只要不是自己的相機用起來就是不順手),但在「X100」上就得遷就各功能鍵的配置及位置。
機背方面,「X100」採用 2.8 吋 46 萬畫素的 LCD,這塊 LCD 看起來色彩還不錯,只是細緻度輸了「GXR」一大截;不過就算如此,用來手動對焦我認為是沒什麼問題。另外,「X100」LCD 的可視角較差,透過 LCD 和人分享照片時對方可能會看到色彩跑掉的相片。
在觀景窗旁邊有眼睛感測器,能在使用者的眼睛靠近、遠離觀景窗時自動在觀景窗及 LCD 顯示進行切換,這是目前很多相機都有的設計。只是由於我視力很差看 LCD 要靠很近,導致感測器老是誤動作造成困擾,後來我索性將這項便利的功能關掉了。
機背左側的按鍵配置大致順手,功能也標示的很明確。而機背右上方則提供了一個類似「GXR」的三向指令控制鍵,只是這個鍵不像「GXR」一樣能自訂各種功能選單在上面,因此實際用到的機會不多,最多就是曝光時調整一下微調光圈(機身上的光圈及快門轉盤只能以一級為單位進行調整,想要 1/3 級微調要透過此鍵及下面會提到的機背轉盤進行),或是自動對焦模式時調整對焦點的大小而已,有點可惜。
機背轉盤的設計在愈來愈多相機上都能找到,只是沒有一家能弄得像 Canon 一樣好操作。「X100」的機背轉盤和「Olympus PEN E-PL2」(是的,我有買)一樣,很容易在操作時誤觸其它在轉盤上的其它按鍵,轉盤中間的「MENU/OK」鍵也有同樣的問題。
「X100」身為進階機自然擁有「AF-L/AE-L」獨立按鍵,比較特別的是還有一個獨立的「RAW」按鍵。當機身設定為拍攝「JPEG」檔時,按下這個鍵可快速進行單張 RAW 檔的拍攝;這對於忽然面臨自己沒有把握的拍攝情境是相當有用的設計。
好啦!以上就是對於「X100」在外觀及部份操作上的初印象,其它實際使用時的心得及實拍之後我還會再發文章分享,大家參考看看囉!
One Comment Add yours